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地铁、机场等地人员聚集、流动量大,是疫情防控重点区域。
中关村科技企业临危受命,这两家AI企业率先受领任务。一家是头部企业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另一家是格灵深瞳。两家公司的目的是“让机器看懂世界”。
春节期间,北京市科委布题格灵深瞳,赵勇紧急接令。大年初二,紧急拉起一个30人的队伍,启动项目应急公关小组开干。用时8天,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瞳移动式双光快速温测智能识别系统。
无独有偶,旷视科技受海淀区政府命题,也是在此期间,印奇临危受命。火速成立百人攻关团队,年三十立项、除夕夜一群人头脑风暴,遭遇瓶颈,某位神奇的程序猿深夜灵光一现,想出通天捷径,大年初二完成设计。于是,近百人远程协作,线上办公,全家总动员,展开最后攻势。用时10天,AI 测温仪隆重推出,命名为“旷视-明骥”的智能体温筛查联动系统诞生了。
研发团队有大小,研发时间有长短,应用场地各不同。
格灵深瞳首先占领北京西站完成了前期的试点应用,并且在朝阳区公安局、CBD写字楼、北京市部分地铁站等地正式开始了落地应用。
而旷视科技的“明骥”同时正式上线,并率先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
我们看看两家产品应用场景的参数:
“旷视-明骥”智能体温筛查联动系统,前端采用红外相机鉴别人流中的高温人员,再根据疑似发烧者的人体、人脸信息,通过AI 技术,快速筛查体温异常者。这套非接触密集型人流AI 辅助温感解决方案,还可解决疫情平稳后在开放场所的通行效率与可控度。支持大于3 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每分钟精准测温300人、高热报警每秒15人、精度偏差小于±0.3度,一套系统可部署16个通道。
在价格上,综合平台每套25万;另外两款:轻量平台和便携式平台分别为(10万、15万)。
深瞳移动式双光快速温测智能识别系统,系统每分钟可以监测人流量200+,测温距离5米以内,温度识别精度±0.3℃,人脸与温度关联率大于99.9%,高温报警时间小于1秒钟,可以迅速发现体温异常者。
在价格上,双光温测设备每台12万;
这两年,人工智能领域冷热不均。格灵深瞳几经波折,如今不温不火。要是没有人提及,有可能大家都不记得有这么一家公司。旷视科技也是困难重重,上市之路跌宕起伏。
AI领域泡沫有多大?谁又是那些留下的珍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