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看创投:守住现金流成首要任务

​原创 李东东 有见财经

今年上半年拿到钱可能性极低。

上一期我们讲了疫情对公司、对创始人的影响,错过上次分享的朋友,

今天我们将接着讲疫情对于投资机构、投资行业的影响。


行业预期

春节疫情发生之前,我往南方跑了一圈,去拜访一些投资人,包括LP还有我的朋友。

大家对整个行业有初步的一个判断,即使没发生这次疫情也会有类似的判断,但当时我们还比较乐观。

我在联想之星的同学聚会上还讲过,2020年上半年本身是一个融钱最好的时候。

为什么?

19年很多机构之前募的钱基本在19年、20年快到期了,他的投资期快到了,所以19年很多机构其实有钱没有投。

这样的话他20年上半年大概率会放一些钱出去,下半年这个节奏几乎也会放得很慢,这是当时的一个判断。

但现在疫情发生就会有一些变动,基本3月份之前,我觉得很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者大家都不敢去开工、见面、开投委会。

少数的可能年前拿到了投资意向,或者年前跟进比较好的一些项目,今年上半年去克鲁斯的可能性极高。

但是如果是今年重新去开始的话,除非你的项目足够硬,或者是你的数据足够好,否则的话其实今年上半年拿到钱可能性极低。

它整体会把这个节奏往后后移,大概移3~6个月,但这是正常的一个调整。

整个国家、包括咱们的假期,整个社会情况都往后移,这是不可控的一些因素。

还有一点,这次疫情对大家可能是一个雪上加霜,会让很多公司的数据很差。

当然线上的一些业务或者是其他跟这次没有关系的行业,比如芯片或者军工制造,以及医药肯定是更好。

但我指的大部分TMT公司可能这次的数据会很差,差到有可能最后无论对你的估值,还对你的融资节奏,甚至对你的融资规模都会有很大的一个影响。

当然我问了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他们的企业现在基本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因为这次每个省的经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是觉得有可能未来某些省份的引导基金或者政府的资金也会出一些问题,所以现在只能找账上已经有钱的这些人,刚好是他们抄底的一个最大的一个机会。

恰恰这些人他让基金或者让资金的规模会更集中,这里面可能今年会发现大部分企业死的时候,有些项目会拿到极大的企业,这个是有可能的。

包括去年其实也是有些项目就拿到了极大的一些企业,整个市场包括全球的市场资金永远不缺。

只是大家在恐惧或者在持币观望,但是依然有钱。

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已经钱到位的,也有可能是负责抄底的一些东西。

所以这个事从资金的角度,我觉得大家作为创业者也好,作为早期的投资人也罢,其实你不用担心后端接盘的人。

只要你的项目足够好,资产足够好,这个不用太过担心。

但是可能你发现寻找的难度会更大,找到这样的机构更难了。

以前这种信息相对透明会比较好找。

但现在其实这种更集中的基金,他们很注重时间成本,甚至有些人就不会去见外面的项目。

如果不是很很亮点的,或者没有很好关系、背书推荐的基本就不见。

所以即使市场有很多钱,也有很多人倒在融钱的路上,也可能是好项目到在融钱的路上。

对行业其实19年下半年已经发生了,以前我们讲的所谓的创投,默认就是TMT对吧?像媒体、科技,互联网。

但你会发现其实去年很多医疗基金开始募到大笔的钱,包括像我知道君联的一个合伙人出来做了很多医疗的基金。

其实大的医疗基金现在专业度越来越高,而且在创投圈的占比越来越高。

我入行前几年那时所谓的创投,我们理解就是爱财务投资,就是TMT。

现在如果TMT这个行业被打开了,范围被打开,我觉得现在模式已经有一些被打开了。

以前是财务投资,现在可以去做一些孵化、去做一些并购。

如果同样是投资,我为什么不去孵化一个?

如果对方向、对趋势、对团队、对人才都有一些把握,其实你是有机会做一个共创的,以一个合伙人的形式去往前去走的。

很多机构股权融资可能有一些买卖老股或者可转债的融资机会,对创业者也是一个很好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只要有钱,只要有人愿意给你钱,不要介意是什么方式。



还是核心这一点,活着拿到钱最关键。

所以很多投资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也会去抄底,或者通过各种方式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去最大的逐利。

因为资本永远是逐利的。


对投资机构的影响

其实业内我们一直在讲,投资机构其实有几次模式的一个升级。

最早刚进入中国的就是老牌的美元基金,其实他们做的事是一个纯外资背景,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很懂。

这帮前辈们更多时候做的是一个纯财务投资的事,而且不会过多的去干涉被投企业。

甚至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只是前瞻性很强,但是对行业的这种深度肯定不如创始人。

这是VC1.0我们叫财务投资。

其实大概在1516年,当时高融资本包括原马他们提出了VC2.0就是创始人的基金。

因为第一代基金他们是纯财务投资,资金来源就是这种老牌的美国的家族基金,或者国内的一些家族或大的集团。

但是VC2.0他们做的,他们拿的钱是创始人的钱,这个创始人是什么?

就是BAT的一些高管,这些人是风险投资催化下来的,通过上市拿到期权且真正赚到钱的这帮人。

所以他们如果在做这些基金的LP,他对行业是有一些认知的,而且对社会的资源是有一定把握的。

毕竟他们在BAT里面级别职位都比较高,所以实际他们是半个创始人。甚至是最早就是做产业,因为他们对互联网产业很懂很熟。

所以VC2.0本质上就在于你发现大家不是在投资机构不仅仅是融钱了,而是要融投资机构钱背后的一些智慧行业资源,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一些产业的出行了。

当然只是最近一两年重新把产业定义为这种行业的龙头公司,性质是一样。

产业会比纯VC会更懂你,甚至可以给你业务、背书以及各种上下游的一些资源。

它的发展会助力你发展的会更快一些,这是VC2.0。

但现在VC3.0有一些趋势了,就像把互联网和存财务投资打开。(有见财经)

VC3.0我们叫投资机构或者叫投资,但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财务投资。

比如它其实是有产业孵化也有并购,甚至可能有一些债权的,还有其他的方式。

第一我觉得它是在特定的行业,这些投资人,因为他们经过系统的训练,包括对行业的理解。

在特定的行业里面有可能会比创始人更懂行业、比创始人更早的发现机会,甚至去组织资金和人才去做这个事。

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品牌孵化或者产业孵化。

去年我做的时候也是这种认知,本来是想投一个产品,然后就跑了很多供应链、很多行业的上下游。

才发现原来真的不是因为这个行业门槛低,而是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往后走它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但是这个过程中你发现,如果你找不到一个更好更合适的团队,更合适的创业者时,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资金和资源去托付给一个团队,告诉他怎么来做,大家去讨论这个方向,这就类似于共创或是孵化。

甚至很多上市公司会跟产业公司去联合去做一些新的业务的开拓,大概都是这类模式。

最典型的就是高瓴并购百丽,网上有很多信息,而且已经功成名就赚了很多钱出来,他就是控股性的投资,我建议大家去关注一下。

*未完待续,有关疫情对消费市场与人们心理影响详见下次推送


有见财经,您的专属金融顾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