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股份腾笼换鸟:边输血新产业边卖资产

乐居财经 张丹 发自北京

决意转型的京汉实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汉股份,000615.SZ)尚未尝到新产业的高增长,却正在经受这“耗资大户”的资金拖累。

1月21日,京汉股份股东京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京汉控股)向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质押股份20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6.90%。这是自2019年10月之后的又一次质押,不同的是,这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上一次是用来偿还债务。

靠地产起家的京汉股份,在2018年战略发生转向,前脚还在公司五年发展战略中写着:要挺进全国房地产企业第二梯队,却在之后方向发生大转弯,喊出“去地产化”口号,声称将逐步退出传统房地产业务,专注于新材料及绿色纤维等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这一“腾笼换鸟”的操作,让京汉股份开始了一场资金拉锯战。

甩卖资产 加速剥离地产

舍弃收入主力的地产业务,投身处于摸索阶段的新产业,京汉股份的转型之路漫长且艰难。一面是收入新来源的增长微弱,一面是拓展期的持续资金加持。

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京汉股份超七成的收入仍来自传统房地产业务,而重金投入的黏胶系列收入仅为其十分之三,且同比增幅不足1%。京汉股份在回复媒体采访中对“新材料增长慢速”的解释是:公司转型项目尚在建设之中,还没有投产,新材料板块收入不能存在大幅增长。

转型项目收入虽不占主力,资金投入却在不断加码。从2019年上半年来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主要原因是业务转型而引起的增加投入,其中购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52亿元。

虽然新产业目前看似是个“多出少进”的赔本生意地产,京汉股份依然对其抱着乐观心态,认为未来会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而剥离地产业务之心愈显坚定。

除了近乎止步的拿地,多起地产相关资产的转手甩卖更见“去地产化”的决心。

1月13日,京汉股份全资子公司京汉置业以1.82亿元将其持有的通辽京汉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北京京台;在2019年下半年,京汉置业先后以2.15亿元和1.97亿元的价格分别将其持有简阳嘉欣39%股权和简阳京新51%股权进行了转让。

“5年内把地产业务降到30%以下”这是京汉股份董事长田汉的目标,京汉置业作为京汉股份地产业务板块的主要承载,对旗下资产的不断减持,足见去地产化的决心。然而地产业务的业绩波动,对其整体业绩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京汉股份实现营收17.33亿元,同比增长7.14%,而净利润亏损4263.77万元,同比下降829.98%。而在有着“金九月”的第三季度,京汉股份亏损4599.86万元,同比下降979.19%,而关于业绩亏损的原因,京汉股份的解释是,主要系2019年内房地产项目在三季度大部分未达到交付条件,因此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财务承压 花样筹资

收入新动能尚在培育,资金输血不顺畅,京汉股份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财务压力凸显。

“专注于新材料及绿色纤维等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是京汉股份转型的新领域之一,也是重金押宝的未来发展的重要赛道。然而,处于投入期的新产业,占用了大部分投资资金。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3亿元,同比增长410.25%,主要系南京大通关项目及Lyocell纤维一期项目投资增加。

同时,受2019年整体融资环境的影响,融资成本提高,财务费用增加也让京汉股份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压力。财报显示,2019年1-9月,京汉股份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1.79%。截至2019年9月末,京汉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达78.38%,在104.73亿元的总负债中,流动负债高达92.18亿元,京汉股份的偿债压力不小。

前有偿债压力,后需资金长线加持,为了打赢转型生存战,京汉股份开启了多动作筹资。

如2019年的“兜底增持”计划,鼓励京汉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京汉股份,在规定时间内增持且持有的员工,承诺将兜底8%的年化收益。该计划发布之后,曾引起市场质疑,认为此举深意在于为了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的安全,防范控股股东债务危机爆发。还有,京汉控股将其持有的京汉股份5.99%的股份转让给海通证券旗下的资管计划,为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

此外,京汉股份在2019年底及2020年初,先后转让简阳、通辽项目股权,使得其回笼资金超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雄安概念股京汉股份近年来股价整体走势显颓势,1月22日京汉股份开盘后持续低走,一度达到4.13元/股创60日新低,收盘股价4.18元/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