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an典型旧式创业的失败
我们看一下webvan的具体情况:
创办于1996年,是硅谷一家概念非常超前的生鲜果蔬配送公司线上交易,线下运输,有自己的仓库,分销系统。我们特别应该看到这是1996年成立的一家O2O生鲜配送公司,那个时候互联网才刚刚兴起,而中国的互联网是1995年才开始起步的。所以,当时webvan是非常超前的。
客观原因是:处于硅谷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
主管原因是:公司在还没有充分验证商业假设的时候就盲目扩张
在第一家仓储系统利用率没达到30%,未实现盈亏平衡的时候,就已经向全国33个城市扩张。
这是一种典型的“火箭发射式创业”的思维,当Webvan商业模式还没得到充分验证时,就盲目推广,扩大。这样的做法消耗了投资人大约10多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webvan的创始人Louis Borders,在之后的采访中这样说:“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就像火箭发射一样,不可能等到火箭升空之后再给它添加燃料,作为创业者,就要把一切准备好,把所有的燃料在火箭升空前添加好,一旦火箭升空后,它必须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火箭发射式的思维模式,Louis Borders在美国商业中也是个传奇人物,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可见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在其中的重要性。
硅谷创业思维的转变在Webvan失败后,硅谷的创业思维开转变,从依赖天才人物的一个天才设想,依赖完美的机会和完美的执行的这样一个思维,转向科学试错,民主创业的思维
Webvan废墟上崛起的亚马逊生鲜7年之后,亚马逊建立了生鲜业务AmazonFresh
而亚马逊在Webvan的失败中吸取了三点教训
1.缓慢扩张
以亚马逊的体量,完全可在全美复制这个部门的做法,去大规模的铺设供货网络甚至是仓储系统。但是他仅仅选择了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西雅图,从这个单点切入。
2.仅配送至人口密集度高的区域
亚马逊一开始并没有覆盖西雅图的所有市民。而几个居住密度比较大的一些高端小区,这样就能减少配送压力
在西雅图打磨测试五年后,亚马逊才在洛杉矶开始生鲜配送业务,在洛杉矶也是从几个小区开始的。
3.提高仓库效率
不去大规模铺设仓库
亚马逊案例中需特别关注两点第一,亚马逊试水一项非常艰难的新业务,采用单点突破的战略,选择的地区非常集中。
第二,筛选天使用户
这些小区里这项服务也不是针对所有人的,而每年缴纳299美元的年费的用户,这些人就成了天使用户,这些天使用户对购物有着极大的痛点,因此,即使收费也愿意。对这种服务有着极高的需求,虽然人数少,但是粘度高,更适合从中测试验证整个商业模式。
总结从前面的例子我们能感受到,
创业公司的现实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是天才的设想和对未来的已知,尤其是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下。
关注我,了解更多创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