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开年连连下跌,细数A股抱团,这一数据暗示下一轮抱团方向


在A股历史上,曾经有过四次抱团的经历。


这些抱团的起因各不相同,但从结果来看,其中的三次,最终都以抱团瓦解结束:


2007~2009年,公募基金对金融地产抱团,到了2010年,社融增速转负,抱团瓦解;


2010~2012年,投资人开始抱团消费,到了2012年底,伴随着白酒塑化剂爆发,抱团再次瓦解;


2013~2016年,在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投资人又开始抱团移动互联网,但2016年,并购重组政策开始传出收紧的信号,抱团瓦解。


虽然每次抱团的瓦解都有基本面作为导火索,但是在瓦解之前,居高不下的价格都已经给市场提前敲响了警钟。


但是很少有人能听见警钟的声音。


正如巴菲特所言,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像一剂麻醉剂,影响着上上下下的推理能力。


A股的第四次抱团,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从2017年开始,至今仍在持续的消费抱团。


这次抱团在2019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一年,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股,迎来了丰收年。


但是自从2020年开年以来,茅台已经下跌9.09%,而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科技板块,在2019年上涨基础上,今年又迎来了不小的上涨。


历史又在重演吗?当下是否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去年还在抱团消费的公募基金,开始转向抱团科技了?回顾历史上的几次抱团,答案或许不言自明。


2007~2009年:金融地产抱团


2006年,正是金融大幅扩张的时候,非银金融以300%的涨幅领涨所有板块,其次是银行,那些年,银行和券商都是炙手可热的成长股。


金融板块在2006年的大涨坚定了机构持仓的信念,公募基金在2006年年底对金融板块的持仓高达40%。


业绩高增长让公募基金坚定的持有金融板块,2007年持续保持在40%以上,到2007年三季度,也就是上证指数冲6000点的那个季度,公募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最高达到48%。


那一年的基金也非常火爆,“你买基了吗?”成了当年的流行语。


伴随着信贷扩张,以及股票市场的大牛市,金融板块业绩增速在2006-2007年实现了翻倍增长,2006-2008年,金融板块业绩要明显好于上市公司整体。


那个时候,投资者逐渐总结出规律,就是金融宽松先买金融。


到2007年5月29日,上涨指数已经从2005年6月的998点,持续上涨两年至4335点,涨了近4倍。


尽管2007年上半年市场大涨, 但对于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来说,并不是特别如意,上半年重仓的银行排名倒数第一,非银倒数第四。


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比如陈光明后来就说,2007年4月上证指数涨到4000点之后,他变得特别紧张,晚上都睡不好觉。


比如王国斌在2007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说:“这一轮泡沫注定会起来,而且会吹得很大,但不知道泡沫何时破灭如何收场,我担心的是,泡沫破灭的时候,普通散户怎么办?”

后来的结果证明,泡沫破的那天,不仅散户不知道要怎么办,机构也逃不掉。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决定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从这一天开始,指数跳空低开,连跌4天半,从4335点最低跌到3404点,4天半时间跌去了近1000点,相当于一次小型股灾了。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那是一次痛苦的调整,但是,对于2007年上半年发行的6000亿偏股型基金来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建仓机会。


毕竟巴菲特说了,股价不振最主要的原因是悲观的情绪,有时是全面性的,有时则仅限于部份产业或是公司,我们很期望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做生意,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喜欢悲观,而是如此可以得到便宜的价格买进更多好的公司。


在市场陷入悲观的时候,这些发行的基金开始加仓金融。


从2007年6月5日中午开始,市场开始反弹,新增资金继续加仓金融,金融板块一改颓势,携手周期加速上攻,最终,到2007年10月见顶之时,排名分列第三第四。


存量资金对金融地产板块的配置,一度高达48%。


2007年,火爆的不只是股市的金融地产板块,房地产市场也热气腾腾,很多地区的房价在那一年直接翻倍。


但其实,巴菲特那句话后面还说,以上所述并不代表不受欢迎或注意的股票或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反向操作有可能与群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公募基金的抱团,又何尝不是一种集体的投票表决?


到了2007年10月16日,上涨指数定格在6124点。


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买入房子,可能现在还好。


但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买入银行股,你想解套,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因为紧随其后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非银金融全年下跌68%。


尽管后来有“四万亿”续命,让金融板块再度辉煌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2010年4月份,公布的前三月新增社融增速为-4.3%,为2005年三季度之后首次转负。


这次抱团开始彻底瓦解。


到自2010年4月中旬开始,到2011年7月中旬,金融指数整体下跌了20%,而同期剔除金融的指数居然还上涨了2%。


2010年~2012年:消费抱团


在金融股日渐没落的时候,消费板块开始悄悄崛起,聪明人已经提前察觉到了苗头。


2010年一季度发布2009年年报的时候,投资者惊讶的发现,消费板块中食品饮料业绩增速达到88%,远高于金融板块的业绩增速。


这是实打实的业绩。


随后,消费板块业绩最早复苏,在2009-2012年长达四年左右的时间,企业排名始终是前二的板块。


2011年二季度开始,投资者终于决定重新买回将原来抛弃的消费股,并在2012年一季度对消费的配置比例达到31%,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像一剂麻醉剂,影响着上上下下的推理能力。——沃伦•巴菲特


再高的价格,也不会涨到天上去,只是还需要一个导火索来让它坍塌。


2012年11月,白酒“塑化剂事件”爆发,紧随其后,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三公消费受到抑制,


2012年四季度开始,麻醉的投资者终于清醒,意识到情况不妙,开始减持食品饮料的股票。第一次对消费股的抱团开始瓦解。


投资人宛如渣男一般,昔日被大家抢着拥抱,一口一个“小甜甜”的消费和金融板块的蓝筹,到2014年二季度时,已经变成了“大烂臭”。


2013年~2016年:移动互联网抱团


离开了消费股的机构,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2012年年底的时候,公募基金对信息科技板块的配置还只有7.4%。


2013年一季度,情况突然逆转,大家都认为信息科技板块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时候,2013年一季度信息科技板块整体业绩突然从负转正,达到32%。信息科技板块开始悄悄崛起了。


这一年,智能手机迎来拐点,3G网络普及,随后2013年11月发布4G牌照,正式进入4G时代……


种种一切,构成了2013年-2015年TMT板块的牛市基础。


从2013年一季度开始,机构投资者开始快速加仓TMT板块,持仓比重迅速提升至2013年三季度24.4%,信息科技板块在2013年实现了一枝独秀。


我们熟悉的乐视网,股价在2013年-2015年之间曾翻了数十倍,而如今,贾跃亭人已不在国内了。



2015年也是爆款基金频发的一年,50亿以上规模的偏股型基金发了50只,100亿以上了发了10只,基金公司的销售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因为客户都是在抢而不是在买。管理这些产品的都是过去两年重仓信息科技板块的赢家。自然毫不犹豫的加仓信息科技。


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融资余额在2015年上半年实现了共振,疯狂买入各种信息科技股票,有申购认购就加仓原来的重仓股,中证信息指数在2015年的上半年,涨幅高达147%,创业板指更是从1000点左右,涨到4000点,涨幅达到4倍。而估值双双突破了100倍。


这一次也没有涨到天上去。


2016年3月开始,并购重组政策开始传出收紧的信号,加上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信息科技指数业绩增速进入下行趋势。


从2016年一季度开始,机构开始持续减仓信息科技板块,抱团又一次瓦解,昔日的十倍股大幅下跌的不计其数。


乐视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向了一去不复返的下跌之路。


2017年~?:第二次消费抱团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科技抱团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的其他抱团正在悄悄崛起。


2016年一季度开始,社融增速大幅放量,信贷的放量意味着经济要起来。


但是经过了若干轮刺激之后,开始学精明的投资者们对于信贷放量对金融板块业绩的推动已经不抱太高的预期了,直接跳过金融板块,转投消费的怀抱。


在加仓消费后,除了家电板块业绩逐季度提升外,其他消费板块仍然保持稳定,于是,2016年随后几个季度,机构进行了观望。


那段期间,除了信息科技板块遭遇明显减仓,其他行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增加,但是方向并不明确。


但这一年有一个不速之客——沪股通。


实际上,自2014年开通以来,沪股通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2015年底累计买入金额余额只有870亿。


但从2016年开始,北上资金开始持续增仓A股,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因为一直到年底,北上资金只买了450亿。


2017年开始,沉寂已久的食品饮料在七年之后终于开始受到投资者重点关注。


但是三公消费受到抑制,家电面临天花板,消费需求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一年,一个新概念横空出世——“消费升级”。


2017年开始,机构终于就消费达成了一致,开始大幅加仓食品饮料,从2016年18.3%到2018年二季度接近30%。再加上加仓的医药中也有大量消费属性的标的,对消费抱团基本形成。


2017年三季度开始,国内机构携手北上资金,到2018年1月底将消费板块估值打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8年6月开始,风波不断。


上半年资管新规开始实施,去杠杆加大力度,信用收紧信号预发明显,新增社融负增长。


在这个紧张的当口,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升温,出口企业雪上加霜;到了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自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种种一切,让抱团的资金陷入了怀疑,而此时,酒饮料的业绩增速确实从高位开始有所回落。


终于,2018年6月开始,消费板块开始大幅调整。那个时候,很多坚定的消费板块的投资者都选择了放弃。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8年,公布完三季报的单季度只有个位数增长的贵州茅台在次日跌停。


当时聪明投资者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可以点击这里回顾。



那段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等着茅台更便宜一点。


但是,在那段期间错过茅台的人,再也没有等到那样一个机会。


到2018年底,投资者对消费板块的配置明显降低。


但伴随着2019年的来临,外资开始涌入,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也不能免俗地延续了抱团,开始疯狂购买A股茅台平安这些核心资产。


尽管巴菲特也曾批判过华尔街的人,但这一次,这些来自海外的外资到了国内,一夜间变成了“价值投资者”。


事后证明,被外资抱团的也不都是好的公司,比如曾经被外资买爆的大族激光,爆雷后就狠狠打了市场的脸。


外资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再加上2019年央行的放水,引发了股市的上涨,还在2019年坑里挣扎的投资人突然发现,市场的钱好像突然多了,疲软了一年的A股就那么猝不及防涨起来了。


等到很多人反应过来时,市场已经跑的远远的了。


在这一次上涨中,茅台又一次一骑绝尘,遥遥领跑。


这一次,茅台从坑中爬起来,完成了从500块到1000块的上涨只用了半年,完美演绎了昔日的我你爱答不理,今日的我你高攀不起。


白酒带领着消费板块,成为了2019年上半年最靓丽的风景。


2019年中报显示,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对食品饮料的配置已经达到了首位。



尽管那段时间,市场各种预测声音不断,消费板块之后,下一个起来的会是谁,但到了年底大家发现,白酒还是2019年的老大。


公募基金在2019年又一次抱团了消费股,不只是消费类的基金,甚至那些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公募基金,很多也是买了一肚子的平安和茅台。


这一次什么时候众人鸟兽散?


改变信仰的,永远是业绩的增长


所有抱团抱到最后,让大家改变信仰的,是业绩的增长。


回顾过去,每一次抱团的终结,都源于业绩的变化给投资人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或惊吓。


2019年已经变成过去了,很快,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就要拉开帷幕,不知道这次又会有哪些雷声滚滚,又会有哪些出乎意料的惊喜。


回顾2019年,可以说是又一次消费抱团的轮回,只是这轮抱团何时结束,目前尚不可知。


从聪明投资者访谈过的很多投资人的观点来看,市场对于这些估值不低的核心资产相对谨慎,而对于是否已经到了周期的顶点,则观点不一。


而开年以来,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类资产开始下跌,似乎已经开始暗示抱团资金的瓦解。


这些资金一旦抛弃消费后,会去哪里呢?


如果关注到投资人和机构的2020年策略,会发现很多投资人看好科技板块。


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19年四季度


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四季报,从重仓股的行业分布中可以看出,电子板块配置比例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增加,四季度,科技板块(电子+计算机)的总持有比例为6.8%,比例已经超过了食品饮料。


此外,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的配比也在增加。


沉寂了许久的传媒板块在2019年四季度进入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行业,四季度,中信一级传媒指数上涨了7.14%,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四。


所以,下一个被抱团的板块,会是科技传媒吗?A股历史上消费抱团变成科技抱团的情形,会再次重演吗?


未来不可预测,我们无从得知。


让我们用邓普顿这句经典的话来结束本文:


“在悲观主义弥漫的时候牛市初生,在怀疑主义弥漫的时候牛市初成,在乐观主义弥漫的时候牛市成熟,在人人陶醉的时候牛市结束。”


延伸阅读:

5年一倍以上收益打底,公募最赚钱的30位顶级基金经理!|聪明投资者


最赚钱的TOP30基金经理都新买了什么?大幅减持这只个股,这几家公司开始被增持|聪明投资者


今年基金排名战落定,第一名收益超120%!附史上最全历年冠军基金后续表现|聪明投资者



点击右边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LinkedME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